近日,《2023南京市民營經濟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活動現場。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傅子悅 攝
上周,南京市工商聯舉辦“2023南京市民營經濟發展報告發布會暨南京市工商聯經濟科技委員會四季度政商沙龍”,《2023南京市民營經濟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2023南京市民營經濟發展報告》顯示,盡管去年以來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南京市上規模民營企業始終穩中求進、主動作為、迎難而上,有力促進了全市經濟穩健恢復、質效提升。
亮 成 績
發布會上,發布了南京市入圍“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制造業500強”“服務業100強”和“2023江蘇民營企業200強”“制造業100強”“創新100強”“社會責任領先”企業名單——
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南京地區)名單。 傅子悅 攝
■“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南鋼集團、匯通達、弘陽集團、滿運軟件科技、金浦集團、紅太陽集團、金鷹國際集團、新華??萍技瘓F等8家民營企業入圍;
■“2023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南鋼集團、金浦集團、紅太陽集團、金箔集團、高速齒輪等5家企業入圍;
■“2023中國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匯通達、弘陽集團、滿運軟件科技等3家企業入圍;
■“2023江蘇民營企業200強”中,包括南鋼集團等21家企業入圍;
■“2023江蘇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領先企業”中,南鋼集團、弘陽集團、衛崗集團、孩子王兒童用品集團、蘇交科集團、金浦集團、紅寶麗集團等7家企業入圍。
現場發布2022年度南京市上規模民營企業發展報告:一年來,南京市民營經濟總量達7765億元,占全市GDP比重的45.9%,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3.1%。
報告的一組組數據
詮釋了南京民營經濟
為何能夠持續恢復、回升向好
這一年,南京民企營收水平保持穩定,出口總額同比提升
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452家南京市上規模民營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為10618.15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約9.02%;
資產總額9729.29億元,同比增長5.61%;
出口總額46.94億元,同比增長15.32%,民營企業整體呈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和強大的對外發展潛力。
這一年,南京民企積極投身國家戰略,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
2022年,在452家上規模民營企業中,共有117家民營企業參與了國家各類區域發展戰略,包括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
有70家企業參與了鄉村振興,持續推進產業幫扶項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這一年,南京民企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南京市上規模民營企業共擁有國內有效專利21056個,其中有效發明專利6683個,國外有效專利513個。
這一年,南京民企堅持依法合規經營,重視企業信用建設
根據調研數據,452家南京市上規模民營企業中有343家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占比75.55%;
有301家企業已建立健全合同審核、決策論證等法律風險控制體系和預警防范機制,占比66.30%;
有299家企業已形成講法治、講規則、講誠信的企業法治文化;
超五成企業已推進廠務公開和民主管理。
這一年,南京民企堅持胸懷發展大局,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
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南京市民營企業積極承擔經濟責任,認真履行法律責任,踐行社會倫理責任,勇于承擔慈善責任。南京市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拼 服 務
市生態環境局、市稅務局、市政務辦等相關部門,在活動現場宣講最新涉企政策和服務舉措,切實幫助企業用活用足政策,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生態環境局帶來《關于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管理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包括4個方面共14條措施——
優化環保行政許可審批服務方面,包括實施項目環評承諾制審批、深化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試點和縮短重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情況調查報告評審時間3條措施;
優化環保執法和包容審慎監管方面,包括進一步優化環保執法方式、積極推進環保包容審慎監管和推行示范企業停限產豁免“免申即享”3條措施;
優化環保幫扶行動和保障方面,包括開展專項幫扶提升行動、提升生態環境法律服務質效、降低中小微企業治污成本、加大生態環境領域財政支持和創新企業環保服務接待模式5條措施等。
市稅務局介紹了納稅信用相關知識。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納稅信用關系到企業可享用的優惠政策、銀行貸款額度,取得政府供應土地,以及進出口、出入境,注冊新公司,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安全許可、生產許可,從業任職資格、資質審查等方面,敦促企業家要引起重視,守護納稅信用。
市政務辦就“寧企通”的使用功能向廣大民營企業作分享。
“寧企通”惠企綜合服務平臺官網截圖。
作為全市惠企服務總入口和財政獎補政策總平臺,“寧企通”具備惠企政策、便企辦事、利企服務和政企互動四大功能,并形成五個“一”特色,即惠企政策一站匯聚、獎補事項一屏申報、審批服務一體辦理、政策匹配一鍵推送和政企互動一線直達。
下一步,市政務辦將規范平臺事項管理,優化平臺功能建設,優化平臺服務效能,推動政策直達、服務直享。
話 信 心
運滿滿。 崔曉 攝
政府服務更貼心,民企發展有信心。
“正是借助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東風和南京優渥的創新創業環境,運滿滿才能由四人發展成為8000人,才能對傳統貨運行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并全方位布局產業生態,進軍同城、零擔、冷鏈等領域。”江蘇滿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靜說,這些成就于運滿滿而言,就是一場和南京市攜手實現大發展大跨越的“雙向奔赴”。
行駛中的滿幫貨車。企業供圖
如今,“運滿滿”數字貨運平臺注冊司機超千萬,貨主超500萬,業務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
2022年集團GTV(總交易額)達2611億元,履約訂單1.2億單,今年預計GTV超3000億元,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是今年入選該榜單中營業額增幅最大的企業。
單項冠軍產品陶瓷膜設備。久吾高科供圖
久吾高科先后承擔國家“九五”“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2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
主持起草了我國膜行業的全部5項行業標準和1項國家標準、參編10項國家標準;
在膜法鹽湖提鋰技術、廢水零排放、鈦石膏資源化利用、吸附劑材料研發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能夠參與此次發布會暨政商沙龍并入選2023江蘇民營企業200強榜單,我既感到高興也備受鼓舞。這些成就既離不開省、市各級政府部門,省、市工商聯的支持與鼓勵,也是我們二十幾年來一直注重科技創新的成果。”江蘇省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黨建兵說。
久吾高科。企業供圖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