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ㄓ浾?謝榮 通訊員 孫桂周)泰州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票決”產生的今年十類40項民生實事項目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已有22項提前“交卷”,提前完成率達55%。這是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了解到的信息。我市民生領域短板進一步補齊,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群眾期盼精心編排項目,強化責任落實細化目標任務,加強督查推進加快實施進度,圍繞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積極回應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扎實推進民生實事各項工作。”市發改委主任陶玲說。
年初,在廣泛征集社情民意的基礎上,按照可感知、可落實、可支撐、可考核,充分體現普惠性、公益性、迫切性、保障性的原則,我市緊扣民生領域短板,突出人民群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領域,編制民生實事項目50項,經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人大票決后,最終形成了2023年十大類40項民生實事項目。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制定《泰州市2023年民生實事任務分工方案》,逐項明確牽頭市領導、主辦部門和協辦部門,相關地區和部門迅速制定具體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明確責任主體、任務內容、完成時限和保障措施,實現民生實事項目推進工作清單化、制度化、責任化。
民生實事關乎百姓切身利益,在具體實施中如何實實在在加快推進?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聽取民生實事項目進展情況匯報,高位研究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問題。市領導經常召開分管條線民生實事項目推進工作會議,專題研究調度項目進展情況,定期深入工作一線,現場協調解決問題,全力保障項目實施。市發改委會同市效能辦、市政府督查室定期督查項目進展,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問題,對進展緩慢滯后項目進行專題督辦,全力推動項目順利實施。各責任單位和配合單位全力以赴做好項目實施各項工作,形成協調聯動、緊密配合的工作格局。
目前,與“一老一小”相關的一批民生實事項目已經完成。增加高品質養老服務供給,市社會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完成主體結構;已完成全市60周歲以上特定人群和80周歲以上人群“牽手夕陽”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投保;新增普惠托育機構12家;為困難老年人提供溫馨、便捷、安全的居家養老環境,完成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2025戶;為困境青少年建設“夢想小屋”131間;開設“青仔公益暑托班”202個并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為未成年人提供更精準、專業、持續和有效的服務,完成新建、改擴建省級示范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關愛之家)6所;守護女性群體健康,為13周歲在校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1.2萬人;有效防范水痘聚集性疫情,為適齡兒童免費接種水痘疫苗16.6萬劑次。
與年輕人相關的多件民生實事項目推進速度同樣很快。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開發就業見習崗位1.8萬個;解決來泰就業創業高校應屆畢業生以及畢業兩年內的青年人才階段性住房難題,新增青年人才驛站18家,提供不超過14天的免費住宿;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籌集(新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14062套、完成籌集(基本建成)13236套;完成為初中畢業生提供健康保障,實現免費體檢全覆蓋。這些項目都已提前“收官”。
我市今年的民生實事項目還突出支持就業困難人員,比如凈增殘疾人就業1860人,為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社保補貼2.01萬人;促進留守待業婦女轉移就業,打造家政服務實訓基地30個,培育家政服務員1513名。
在與農村相關的實事方面,有兩個項目已經完成。一是實施“綠美村莊”提升工程,完成新建、改造提升達標村莊30個;二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新增戶廁整體推進村65個,完成改造農村戶廁3.4萬座。
一批群眾身邊“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項目也已完成。例如增加群眾健身場地,完成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7座;改善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新開工改造棚戶區住房5184套,基本建成7559套;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就近辦、家門口辦”,建成“政銀合作”鎮級網點97個,村級金融服務站848個;完成老舊燃氣管道改造93.7公里,更換戶內燃氣設施5.7萬戶;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完成改造提升城市污水管網19.4公里。這些項目將進一步補齊我市民生領域短板。
此外,示范性農村互助養老睦鄰點、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農村河道治理和黑臭水體整治、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停車位建設等實事均取得較好工作成效。其余項目也都已達到或超過序時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