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各地中小學校不斷加強勞動教育,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將國家規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因地制宜找準農耕文化、特長發展與學生德育成長的契合點,打造勞動育人新路徑,提升孩子幸福生活的能力。
句容:秋收農忙感受“粒粒皆辛苦”
句容市葛村中心小學組織學生來到郭莊鎮東方紅村萬畝高標準農田,感受收獲的喜悅。同學們在收割過的稻田里仔細尋找,撿拾稻穗,確保顆粒歸倉。將稻穗扎成捆,進行人工脫粒。
“我來割稻子、拾稻穗,感受到了食物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稻谷。”句容市葛村中心小學學生汪瑞琪說。
句容市葛村中心小學教師裔小燕表示,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讓他們感受到勞動的艱辛,生活的不易,讓他們更加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
盱眙:園藝課讓學生“勞”有所獲
在盱眙沿淮風光帶,盱眙縣第三中學的一堂課外勞動實踐課正在進行。學生們在園藝師的指導下,學習修剪綠籬,為公園清除雜草、撿拾落葉,了解各種植物在不同季節的養護知識。既鍛煉了動手能力,學會了園藝技能,也增強了保護自然的意識。
“我覺得這種課堂實踐很有趣,也很實用,既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也讓我們明白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淮安市盱眙縣第三中學初一學生楊夢圓說。
“勞動課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課堂,而是以體驗為主,實踐為主,讓學生在勞動教育中成長,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協作能力,也讓他們感受到勞動的魅力。今后我們也將組織更多豐富多彩的勞動課程,把勞動教育納入學生培養全過程,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淮安市盱眙縣第三中學教師何愛鳳告訴記者。
蘇州:開設課程沉浸式農耕體驗
位于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蘇農現代農業職業體驗中心、現代園藝職業體驗中心,是蘇州市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近日,華東師范大學蘇州灣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在這里進行了一場江南農耕文化之旅。同學們了解了蠶的生長過程,吐絲、結繭、化蝶……隨后,大家發揮藝術創造力、想象力,用畫筆在潔白的蠶繭上作畫。
“在蠶繭上畫畫,我就很好奇,還學習了蠶一生是怎么生長的,了解了一些在學校里面學不到的知識。”華東師范大學蘇州灣實驗小學學生徐望舒說。
在現代農業職業體驗中心,同學們了解了現代農業成長環境,探索植物生長的奧秘。
“其實早在2019年,我們基地就作為江蘇省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陸續開放了一些農事體驗活動。通過勞動教育特別是農業職業教育,使中小學生了解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熱愛勞動、體驗收獲。”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相城校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朱曉國說。
?。ńK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沈一秀 通訊員/句容臺 淮安臺 盱眙臺 蘇州電教館 編輯/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