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春華秋實:242件珍貴文物講述南博前世今生

2023年11月05日 10:55:52 | 來源:我蘇客戶端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我蘇客戶端訊  為慶祝建院90周年,“九十年春華秋實——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將于11月7日在南博特展館8號展廳開幕,展覽以90年院史為線、43萬件文物收藏史為綱,精選90組242件珍貴文物,分為“篳路藍縷”、“薪火相傳”、“繼往開來”三個單元,講述南博前世今生。

  步入展廳,第一件文物為景德鎮官窯青花萬壽紋瓷尊,是為慶??滴醯哿畨鄢蕉鵁斓?,周身布滿密密麻麻的“壽”字,寓意“萬壽無疆”,附近則展出銅胎掐絲琺瑯海棠式盆天竹襯菊花盆景、掐絲琺瑯雙龍戲珠紋盤、青花壽山福海紋香爐等文物,擁有同樣美好寓意,祝壽的氛圍感拉滿,其中明代永樂朝燒造的青花壽山福海紋香爐是南博鎮院之寶之一。

清  康熙  景德鎮官窯青花萬壽紋瓷尊 

明 永樂 青花壽山福海紋香爐

  國立中央博物院:“規模宏大之現代博物院”

  1933年,為建立一座“規模宏大之現代博物院”開啟民智,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成立,蔡元培等一群具有科學思想、求真精神的學者,以“不輸歐美”的眼界和格局運籌帷幄,很快匯聚了一批集中國古代文化之大成的珍貴文物。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南遷文物:北平古物陳列所藏清代宮廷兩處行宮(奉天、熱河)以及各園林陳設精華、北平歷史博物館所藏國子監教學物品先后劃撥、歸并國立中央博物院。此外,還接受國立中央研究院等所藏國有文物,購得“繪園”“頌齋”“善齋”等名家私藏,開展考古發掘、科學研究、民俗調查、古建調查、史地考察時搜集藏品,等等。

  現場展出的《坤輿萬國全圖》為南遷文物之一,是大明萬歷年間所繪的中文版世界地圖,既涵蓋五大洲、四大洋以及赤道、晝長線、晝短線、極圈、南北極等地理信息,又包括九重天圖、天地儀圖、日食圖等8幅天文地理圖,還有船、鯨、海獅、犀牛等散布其中,是中西方地理觀念碰撞交融的標志,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也是南博的鎮院之寶之一。

明  萬歷 《坤輿萬國全圖》 

  中國近代重大考古發現的出土文物也在這次展覽中亮相,如1936年山東兩城鎮遺址出土的三足黑陶鼎,黝黑發亮,是距今5000至4000年黃河中下游地區龍山文化(黑陶文化)最為顯著的特點。 

新石器  三足黑陶鼎  1936年山東兩城鎮遺址出土

  國立南京博物院:“東南地區物質文化史陳列館”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更名為國立南京博物院,先隸屬中央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后改屬華東文化部,定位為“東南地區物質文化史陳列館”,主要任務是搜集保存有關東南地區考古學、民族學實物資料和文獻資料,在這基礎上做出東南地區物質文化史陳列,同時輔導全國、特別是東南五省歷史性博物館建設。1959年,江蘇省博物館、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南京博物院三家單位合署辦公,一座集“江蘇歷史藝術性博物館”逐漸形成,此舉下,包括中國古代瓷器、玉器、銅器、書畫、文獻、竹木牙角等在內的10萬余件珍貴文物和珍貴圖書入藏南博。

  從1951年起,考古工作有序展開,首先發掘的是位于南京的南唐二陵,現場展出一組出土陶俑,其中的人首魚身俑,昂首挺頸,通體鱗片,令人聯想到《山海經》中的氐人,人面而魚身,傳說是炎帝后裔。

五代  人首魚身俑  1951年出土于南京市江寧區祖堂山南唐二陵  

  現場還展出原屬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的從明代到清晚期的家具陳設,其中最顯眼的是清早中期的鸂鶒木四出頭大官帽椅,尺寸闊綽,為全國已知的明清官帽椅中最寬的幾件之一。

清  鸂鶒木四出頭大官帽椅

  南京博物院:“大型歷史藝術綜合性博物館”

  進入80年代后,中國博物館事業在變革中大踏步向前進,南京博物院與時代共振,迎來事業的新的輝煌。尤其是2013年,一座集探索、發現、典藏、保護、研究、教育、服務于一體,包括歷史館、藝術館、特展館、非遺館、民國館、數字館“一院六館”“大型歷史藝術綜合性博物館”面世。很多新增文物來自考古發掘,江蘇考古在實證魚米之鄉、追溯文明之源、探尋古國蹤跡、印證大漢雄風、勾勒六朝風華、再現江南盛景、服務美好生活上積極作為,獲得20余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此外,捐贈文物成為補充藏品體系和提升藏品質量的重要部分,尤以傅抱石、陳之佛、蘇天賜、吳為山作品為代表。

  現場精選出武進寺墩遺址、徐州龜山漢墓、丹徒北山頂春秋墓、新沂花廳遺址、高郵龍虬莊遺址等重要遺址的代表文物,展示考古江蘇探源地域文明成果,其中2015年出土于興化東臺蔣莊遺址的新石器時期的狩獵紋陶罐上,刻著一只長面獠牙的野豬被綁在一根木棍上,另一面則是一只奔跑的小鹿,再現了當時的狩獵場景。

新石器  狩獵紋陶罐  2015年出土于興化東臺蔣莊遺址

  現場還展出1990年何澄家屬捐贈的其收藏的72枚珍貴印章,時代自明代至現代,材質珍貴,印文、書法、章法、刀法講究,除了名號章,還有詩意章,如“斗酒詩百篇”“平生可對人言”“覺今是而昨非”,頗有生活哲理。

明代至現代 印章(一組)1990年何澄家屬捐贈

  展覽通過回顧南博90周年發展歷程,從南博科學研究、考古發現、文物征集等不同角度,以南博豐富的館藏,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并折射出時代浪潮下中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歷程。

layer
快樂分享
啪啪啪视频在线播放,国产20偷在线观看,和上司出差被中出一整晚,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