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號,記者從江蘇省工信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江蘇省納入工信部運行局統計的軟件企業數量達到了6225家,2020年產業收入達1.08萬億元,首次破萬億。 “軟件定義世界”,軟件已經融入到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制造業大省而言,軟件信息技術更是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走進南京軟件大道上的潤和軟件,其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測溫設備在幾米之外,便能快速檢測出人群中每一個人的體溫,可以精確到0.01度。公司總裁周紅衛介紹,2020年公司各項經營指標全部完成,同時正在經歷著關鍵性的轉型,由交付服務走向創新孵化。這款測溫設備正是在軟硬件一體化自研領域取得又一進展,2020年2月推出后,在防疫第一線運行良好。
省工信廳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處處長張巍表示,江蘇軟件業務在取得收入突破的同時,呈現出產業結構向服務化轉型成效顯著、企業實力穩健增長、重點領域優勢明顯等特點,如2020年信息技術服務類業務收入占比超55%,其中云服務收入增長最快,與上年相比增長14.1%,高于全行業增速4個百分點。江蘇省軟件企業數量長期居于全國榜首,南瑞集團、潤和軟件等9家企業入選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截至目前全省在境內外主板和科創板上市的軟件企業已有34家,新三板企業85家。
早在 2007 年,江蘇就發布了《江蘇省軟件產業促進條例》,是全國第一、也是唯一以地方性法規形式推進軟件產業發展的省份,在軟件產業發展方面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和深厚的發展基礎。“從新冠疫苗的研發生產到工業互聯網的推進部署,這些熱點的背后都有軟件支撐。‘十三五’期間,江蘇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為江蘇省打造具有競爭優勢和全省特色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格局,實現制造強省、網絡強省提供了有力支撐。”張巍說,數據表明:江蘇在工業軟件、嵌入式軟件、行業應用軟件等領域競爭優勢凸顯,2019年,全省工業軟件收入486億元,同比增長11.7%,占比全國工業軟件收入的43%,貢獻了全國接近一半。交通軟件、電力軟件占比也非常高。
眼下,江蘇軟件產業整體進入以“聯網應用”為特征的網絡化階段,“網絡軟件”成為新的形態,平臺化服務成為新的趨勢;區域布局呈現高度集聚態勢,形成以南京、無錫、蘇州為中心的軟件產業集聚帶。同時,江蘇軟件名城及創建城市數量已居全國之最,繼南京成為首個中國軟件名城之后,蘇州 2019 年獲評工業軟件方向的中國軟件特色名城,無錫物聯網和平臺軟件特色軟件名城建設也已完成自評估。
產業破“萬億”之后的路將怎么走?業內表示,有“高原”缺“高峰”,以芯片和工業軟件為代表的自主創新仍然不夠等問題現實存在,也為今后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張巍表示,“十四五”期間,江蘇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將堅持“自主創新、應用牽引、融合賦能、開放協同”的基本原則,持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應用牽引并開展應用示范,“力爭到‘十四五’末,軟件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讓全省軟件產業規模再上一個新臺階。”
?。▉碓矗航K新聞廣播/丁鳳云 編輯/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