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新農民童冬,在細心挑揀蔬果。通過冷鏈物流車,新鮮的農副產品在幾個小時里就能送進城里的超市菜場?!】谉觥z
冷鏈物流車連接著田間地頭和城里的連鎖超市、線上直播開進玫瑰花園……在南京市六合區錢倉村,有一群年輕人,運用互聯網思維的新模式、新業態,變傳統農業為創業致富的“沃土”。在歷經新冠肺炎疫情后,蓄勢而發的現代農業,有新構想也有新困難,亟待更多惠農惠企政策的支持。
昔日白領成了今天的玫瑰園園主,搭上互聯網經濟的快車,婁仁紅實現了自己的夙愿?!】谉?攝
“穿越”疫情:菜農的春天并未遲到
“疫情期間,多虧村里合作社的冷鏈物流車和網上開拓的銷售新渠道,我們的供菜鏈一直沒斷,賣價也基本和平時持平,損失比較少。”村里“90后”的新一代農民童冬站在自家菜棚前告訴來訪者。
帶領著農戶們搶抓時機、減少疫情壓力的,就是南京市六合區雄州街道團工委副書記、錢倉村黨總支副書記周強。2011年12月,周強和幾個年輕人在錢倉村創立了南京田原牧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了錢滿倉種植專業合作社,從2012年開始正式投身蔬菜全程產業鏈項目的創建。五年間,以錢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為載體,當地建成了2個錢倉農副產品物流集散中心,開設了錢倉農副產品社區連鎖店,2019年蔬菜交易總量近4000萬元,帶動了8戶會員農戶年均增收約6萬元,聯動337戶協議農戶年均增收約5千元,讓28個合作基地約3萬畝蔬菜產區效益提升了20%以上。
正是緊跟消費需求的現代農產品產業鏈,在這次疫情期間,穩住了農產品銷售的“陣腳”,保住了農戶們的收入。
童冬一家就是錢滿倉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會員農戶,四年前,剛從學校畢業的他決定回錢倉村和父母一起種菜,“當時沒想能靠賣菜賺多少錢。然而跟著周書記干了幾年下來,合作社給我們送來了技術、送來了種子、還‘送’來了銷售渠道,冷鏈物流車也開到了田頭運菜,十多個小時,剛摘下的蔬菜就能直達城里的菜市場。”童冬指著身邊白色的小貨車,信心十足,“一整套現代農業模式,讓我們可以放心擴大種植,創新種植品種,種出更好品質的蔬菜,既不怕菜運不出去、也不怕菜賣不出價了。”
更綠色、更美麗的新農村,成了不少青年和大學生的創業沃土?!】谉?攝
玫瑰園園主的夢想:走出直播走入“花世界”
五月玫瑰花編織的拱門、宛如莫奈畫筆下的蓮池、飄著白紗的花房咖啡屋……幾年前還是一名朝九晚五的外貿白領,從開一家小花店到成為這樣一座百畝玫瑰園的主人,搭上了互聯網經濟“快車”的婁仁紅,很難想象自己這么快就實現了夢想。
經過幾年的努力,婁仁紅從一個人單打獨斗開花店,變成有二十多個員工的百畝玫瑰園“園主”。
“這種通過網紅直播、短視頻平臺等引流,讓愛花人士來到玫瑰園里實地考察、現場體驗花品的沉浸式銷售,與傳統花藝行業完全不同。”婁仁紅說,亟待互聯網人才和線上平臺內容服務的她,已和周強等人新創立的“六合區鄉村振興大學生農業創業中心”合作。作為創業中心的涉農合作項目之一,直接獲得創業中心的線上技術服務和推廣支持,這就解決了玫瑰園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短板”。
周強也意識到,經過此次疫情,“只有形成農業‘產、運、銷、體驗、孵化’的閉環,借力網絡、社區、實體門店和大宗渠道全面推廣,才能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保障農戶農企的收益和消費者的需求。”
“這是一條全新的創業之路,我們也面臨新的問題。”周強坦言,尤其是在各種新型生產銷售模式中,以及對農業人才的聘用上,沒有“先例”,如何合法合規獲得所得稅稅前扣除等惠農惠企政策,對小微型農業企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對于這些困惑,送復工復業惠企政策下鄉的南京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檢查四科科長胡克念表示,目前,稅務部門已經接到不少農業項目負責人的需求,涉農企業中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新業務,面臨稅收減免種類繁雜、部分減免稅政策落實不到位、收入核算較為混亂等問題,“還有一些與農戶、農業人才的往來業務中,部分購進項目無法取得發票,無形中使得本就利潤較低的涉農企業背負較大的成本壓力。”
胡克念建議,“一方面應盡快順應市場需求,對街道、鄉村的稅收代征點進行優化,簡化農業生產者代開發票所需手續與流程,提供高效、便捷的納稅服務;另一方面,應進一步加強對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宣傳,幫助企業全面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減少企業因財務管理相對薄弱產生稅收違法問題的風險,提高涉農企業的納稅遵從度。”(完)
?。▉碓矗褐袊侣劸W 編輯/沈源)